•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道坛要闻

连江道教音乐:宗教音乐的世俗化

时间:2015/10/21 10:20:24   作者:   来源:   阅读:1057   评论:0
内容摘要:  福州连江道教历史悠久,早在汉末晋初境内就有道教活动。长龙炉峰山曾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唐朝邑人章寿学道于炉峰山,至今尚存磨剑石、拜坛石、炼丹井等遗址。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郑思肖潜心于道,著有《太极祭炼内法议略》三卷,阐述灵宝度亡祭炼之术,融摄内丹、雷法及儒、释之学,天师道第四十二...
  福州连江道教历史悠久,早在汉末晋初境内就有道教活动。长龙炉峰山曾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唐朝邑人章寿学道于炉峰山,至今尚存磨剑石、拜坛石、炼丹井等遗址。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郑思肖潜心于道,著有《太极祭炼内法议略》三卷,阐述灵宝度亡祭炼之术,融摄内丹、雷法及儒、释之学,天师道第四十二代天师张宇初为其作序。唐宋时期道教发展,县内有道观42所,鼎盛一时。随着拜坛诵经、设醮弄仪、祈福祭禳等道教活动,连江道教音乐也不断发展。
  连江南湖太极道观,建于麻山鲤岩之上,临南湖、望覆釜,环境清幽,道观巍峨。有天君殿、谈空楼、玉华宫等建筑,供奉玉皇、王天君、三清等,是连江县内最大的道观。观内大殿,玉清元始天尊手拈混元宝珠,上清灵宝天尊手持阴阳太极,太清道德天尊手执宝扇,三尊塑像,雍贵庄严,高大安祥。在钟、鼓、铃、弦等乐器伴奏下,道士唱经,音韵深浑悠远、迷离清和,听者如痴如醉,仿佛进入飘渺的仙境。

标签:道教 音乐 宗教 世俗 世俗化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