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六十六个梦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两目无心想

时间:2015/10/22 15:30:09   作者:郑敬平   来源:石竹道文化   阅读:1254   评论:0
内容摘要:两目无心想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昭宗李晔害怕在福建的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对外扩张,威胁朝廷,想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借以安抚束缚王审知。主意有了,派谁前往却犯踌躇。因为派去的这个人不但官衔要高,而且为人要亲善,才能让王审知感觉到朝廷对他是真心实意,并无其他想法。想来想去,最后选择...
两目无心想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昭宗李晔害怕在福建的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对外扩张,威胁朝廷,想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借以安抚束缚王审知。主意有了,派谁前往却犯踌躇。因为派去的这个人不但官衔要高,而且为人要亲善,才能让王审知感觉到朝廷对他是真心实意,并无其他想法。想来想去,最后选择了翁承赞。
翁承赞,字文尧,公元859年出生于玉融文秀乡光泽里(今福清市新厝镇漆林村)。他33岁进京考试,因误过考期,只好等三年后再考,因此在长安滞留4年,于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中进士第二名,即“探花”。他先派在西安任参军,后调入京中任秘书郎,此时已官拜右拾遗,副三品。翁承赞奉旨持节到闽地,这是他离开家乡15年头一次回福州,备受王审知的礼遇,并一再挽留他。翁承赞没有答应,不几天就回长安复命。
3年后,即公元907年4月,朱温逼哀帝李拀“禅让”,自就帝位,改国号“梁”,定都开封。翁承赞归梁,提为谏议大夫。王审知为了闽中政局安定,以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决定归梁。时番镇割据出现,各种势力另立山头,后梁刚刚成立,有人归顺于他,这是巴不得的事。于是,后梁太祖朱温又派翁承赞为副使,到闽中封王审知为闽王。这次回家乡,翁承赞看到家乡人民安居乐业,赞叹“江山胜往年”。但是,当王审知再次挽留他时,他却犹豫不决。于是王审知对翁承赞说:“听说你的老家福清县有座仙山,山上有九仙君,祈灵如响。你为何不回去祈个梦,听听仙君怎么说,然后再决定去留不迟。”翁承赞觉得有理,次日即南下到石竹山祈梦。
翁承赞在道士的指导下,先净手上香,然后抱拳立于九仙神龛前,默念了自己姓名,何方人氏,官居何职,遇着什么难题,问仙君他若接受闽王的挽留,前程如何?接着到祈梦厢房里,刚躺下不久就有了梦,梦见一个老者从面前走过,边走边吟道:“有意留闽国,两目无心想。”翁承赞醒来,立马决定回闽国追随王审知。
翁承赞回到福州,王审知问他仙君赐他何梦,他没有说,只是笑了笑,只说:“闽王的美意我领了,但容在下回开封向梁太祖请辞,不辞而别非君子所为。”王审知大喜,嘱他早去早回。
翁承赞回到开封,梁太祖本要提拔他为史大夫,加左散骑常侍。翁承赞婉言谢绝,并请辞回乡。梁太祖见翁承赞归心已决,只好准辞。
翁承赞回到闽国,王审知即封他同平章事,即国相。正应了仙君给他的梦意:“木”与“目”同音,即“相”;“想”无心也是“相”。翁承赞入相后,即在福州倡导“建四门学”,即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推荐知名学者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同时倡导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村设私塾,从而大大发展了福建教育事业。


标签:中华 梦乡 六十六 十六 十六个 两目无心想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