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石竹山游记

石竹山神韵

时间:2015/10/28 23:16:46   作者:郑利忠   来源:石竹道文化   阅读:1125   评论:0
内容摘要:我喜欢福清石竹山,因为她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朝霞夕辉中,她是放大了的金字塔;在山头云雾飘渺之时,她是激活了的富士山。我赞美她的神彩飞扬、气韵万千;又敬重她的稳重厚实、藏而不露。“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这一神来之笔,几可勾勒出石竹山仙风道骨的内在气质和飘逸的神情。“山不在...
我喜欢福清石竹山,因为她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朝霞夕辉中,她是放大了的金字塔;在山头云雾飘渺之时,她是激活了的富士山。我赞美她的神彩飞扬、气韵万千;又敬重她的稳重厚实、藏而不露。“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这一神来之笔,几可勾勒出石竹山仙风道骨的内在气质和飘逸的神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一类似真理的名言,在石竹山得到了应证。石竹山主峰海拔不过534米,在“山人”眼中实在不算为高。但由于石能留“鹤”,竹可成“龙”,有了这种灵气和神奇,自然就名扬天下。相传石竹山上的“鹤”和“龙”,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分别栖守在“鹤影石”和“化龙窝”,一直到了汉武帝年间,何氏九仙君入山后,才重现了灵气和活力,陪伴九仙精心营造着仙窟“磁场”。自此开始的二千多年来,围绕着何氏九仙的神话传说,那神工鬼斧般的奇石幽洞,那古代真人炼丹的“仙迹”,那历代文士名人登山的故事和他们留下来的题刻、文物,更有那“虽痴人可与说梦,惟至诚为能前知”的深奥且能激发灵感顿悟的签梦活动,构成了石竹山浓郁的灵气仙氤。同时也累筑起一座福清文化历史的大山。从这种意义上说,石竹山确实有仙,而且“仙气”十足。
石竹山之所以令人神往、令人陶醉,不仅是“仙山”、“神坛”的缘故,而是在“仙”和“神”的后面,耸立着广博和深邃的中华文化大山,这是一座永远看不厌的山。她凝聚着福清先人们的聪明和智慧,所以我喜欢她、敬重他,她是福清文化历史上最高的一座山。
仙也、神也、鹤也、龙也,在现今的文明时代,都有了各自的应得“名份”。同时也让人们隐约地感触到他们“顽强”保留下来的独特的社会效应。
回首往事,石竹文化雅俗共赏;但看今朝,文明花朵迎风灿烂。能延续和激活石竹山的生机活力的是现代的福清人,是所有热爱石竹山的人。然而,这其中的许多神圣任务则落在了石竹山道院管理组织和教职人员身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福清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海外侨胞和国内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下,道院先后得到侨贤蔡氏集团、林氏集团等众多海外乡亲和各界人士的捐款数千万元。从而修复、重建和整治了道教宫观和旅游环境,“振仙山于不朽”,谱写了石竹山数千年来最为壮丽的篇章。在此,我谨向为石竹山建设作出贡献的海外侨胞和各界朋友致以真挚的谢意。
石竹山道教“灵宝观”,最早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当时的模样,只能在传说中去模拟、猜测。但如今修复、重建的道院建筑群已是错落有致,风格独特,形态俊雅。他集宗教、旅游和食宿为一体,可谓功能齐全。那幽静高耸的三清殿和古朴典雅的仙君楼;那楼堂亭台相接的文昌阁和充满书香诗意的辽天书院以及龙盘虎踞的狮岩堂,从东到西,宛如一条腾飞的金龙,在碧波绿浪中忽隐忽现,正携着“仙”风,伴着人气,进入新时代的又一个神奇。
但愿石竹山“仙”味更浓,神气更足,让鹤常来,龙常舞,狮常驻。 


标签:石竹 山神 神韵 
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