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石竹山概况

中华梦乡-石竹仙境 序言

时间:2016/7/21 8:55:19   作者:谢荣增   来源:石竹道文化   阅读:1996   评论:0
内容摘要:中华梦乡-石竹仙境序 言 “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这是石竹仙境千古写照,福清石竹山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来石竹山旅游和体验梦境的人们越来越多了。每天,我们石竹山道院都要接待大批香游客。人们步入山门,或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或乘款款缆车,赞...
中华梦乡-石竹仙境
序  言

    “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这是石竹仙境千古写照,福清石竹山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来石竹山旅游和体验梦境的人们越来越多了。每天,我们石竹山道院都要接待大批香游客。人们步入山门,或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或乘款款缆车,赞湖山一色;或进仙宫群阁,祈九仙之梦,看桃园世界,阅圣贤遗迹,悟人生奥妙;或穿过林荫,曲径通幽。领略江南道教圣地和大自然的玄妙神机。漫山遍野,人头晃动;每逢节假日,更是欢歌笑语,回荡空谷。
    人们喜欢到石竹山来,这首先是因为石竹山本身就是一大名胜。在这里,翠竹与石笋婷婷玉立,石阶与天街遥遥相望。碧湖浩淼,雄鹰盘旋其上;和风徐徐,朱雀鸣唱于下。倚靠华表,仰望山间峭壁,仿佛天上垂帘;侧身天街,俯视绿波苍水,恍如玉带悬浮。当旭日东升,霞光点染林海;恰圆月轮转,银辉流泻翠枝。时而云翻雾涌,时而光透竹林,时而大雨滂沱,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万籁俱寂,时而箫歌婉转。置身其中,真有沁人心脾的感受,这或许就是游客络绎不绝的直接原因吧?
人们喜欢到石竹山来,我想这应该还与特殊的文化积淀有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泰昌元年(1602年)六月游览石竹山后,在游记中写道:“……石竹山,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向来,人们都把石竹山称作“九仙祈梦所、石竹仙境、中华梦乡”。古时候,山中曾建灵宝道观,其旁的摩崖石刻着古代的“玉带愧横腰”与现代的“石竹仙山,白日做梦”梦验谭记,可见“石竹”之名、石竹之地、石竹仙境早已贯入传统的道教神仙文化精神。
    上古时期“仙”写作“仚”。古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仙的意义时称“人在山上皃”。所谓“皃”乃是 “貌”的本字。按照许慎的这种解释,“仚”是象形,表示的是人在山上的样子。引申而言,“仚”有高举上升的意蕴。可以说,摩崖题刻“石竹仙山”中的“仙”字乃保留了“仚”的古意。至于“白日做梦”,也一样蕴涵着道教的人生理趣。石竹山何氏九仙君被尊为梦神,千百年来男男女女来此祈求仙君赐梦,这早已成为习俗。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石竹山已经蓄存了丰富的梦文化。而今,来此祈梦圆梦者更是络绎不绝,从而不断衍生出梦文化的新内容,悄然形成的“中华梦乡”泽被海内外。
    勿庸置疑,“梦”是多种多样的,其功能也是千变万化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说早期代表作之一《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把“梦”作为精神分析的对象,力图通过“梦”来解读人类行为的原始推动力,并通过梦的诠释来治病。在中国古代,解梦也早已是一门非常引人注目的学问。翻开中国古代典籍,有关梦的资料真可谓汗牛充栋。从黄帝长柳占梦到姜太公夜梦飞熊之兆,从《周公解梦书》到《梦占逸旨》,构成了传统梦文化的历史长廊,反映了先民们对梦事的密切关注。 
    在许多人看来,仙与梦似乎没有多大关联。其实,从先秦开始,仙道即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南华真人有“庄周梦蝶”之说,诗仙李白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佳篇,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母感异梦,因梦中见蟾蜍之象,所以有玉蟾之名……,凡此种种,表明“梦”与“仙道”的相关性的确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根据道教的义理,梦有仙凡之别、境界高低之分。仙人赐予的梦不仅是澈悟人生的一种途径,也是身心健康的一种疏导方式。在中国道教史上,梦甚至成为内功修持的重要门类。
    被尊奉为八仙之一的吕祖洞宾仙师所作《咏蛰龙法》云: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
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这首七言绝句以象征的笔法暗示了睡功的妙用和修炼法门。诗第一二句描述睡功修炼者如何排除杂念的情景,诗的第三、四句点出了“梦”在睡功中的妙用。所谓“梦魂”乃是睡梦中的真意,循着阴阳脉络的运行轨迹,梦魂不知不觉地嵌入丹窍,从而导引气血之流转,通过呼吸的自我调整,人体造化之功于冥冥之中进退有序,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元代道士李道纯也是深有体会的,他作《满江红》词云: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 

    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这首词以“睡功”为主体意象,通过“睡”的意象描述,暗示了“睡功”的行持进退程序,词的下阕“梦于物外”四个字充分表现了道教神仙梦的特色。随后一个“闲”字写出了仙梦的幽游放松状态,也写出了道教内丹与梦融通的意境。你看,梦醒了,自家的身体却还在月亮中的广寒宫,那象征着羽化登仙的蟾蜍就抱在自己的怀里,这又是多么地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说广寒宫乃是神仙梦境的一种象征,那么石竹仙山则是既可望又可及的人间梦园。不论你因工作压力而感到紧张,不论你因精神干扰而感到恐惧,不论你因情感挫折而感到忧伤,你随时可以前来石竹山,放松入梦,你的专注一定能够感动自己,你的虔诚也一定可以与天地造化相冥通。
    朋友,如果你想到此游山寻梦、了解中华梦乡——石竹山仙境的梦文化具体内容,本书就是最好的向导。带上它,你既可以见证历史,也能够神游物外。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将此书赠送给你的亲朋友戚。《度人经》有一句话,叫做“齐同慈爱,异骨成亲”。道教对于世人的爱是无差等的,道教的救济是普世的。梦中有道,道在行善,善念不止,妙音永传。 
    是为序。
     
       石竹山道院住持    谢荣增 谨识
        丙戌年九月九重阳节梦神何九仙诞辰日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