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名山宫观

道教名山——华山

时间:2015/10/19 15:09:10   作者:   来源:   阅读:1556   评论:0
内容摘要: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为五岳中的西岳,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华山主峰海拔达1997米,在五岳中高度仅次于北岳恒山,而其山势险峻,则雄冠五岳之首,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的开辟和兴盛,与我国道教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华山自古是一座道教名山,至今留存着大量与道教有关的...
道教名山——华山

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为五岳中的西岳,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华山主峰海拔达1997米,在五岳中高度仅次于北岳恒山,而其山势险峻,则雄冠五岳之首,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华山的开辟和兴盛,与我国道教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华山自古是一座道教名山,至今留存着大量与道教有关的文物古迹。可以说,自然景观的奇险,与道教人文景观的源远流长,是华山最大、最显著的两个特征。
相传道教的道祖老子曾到过华山。华山北峰有一段险途叫“老君犁沟”,传说是老子用犁开劈的。在华山南峰上,至今还保留有老子当年的炼丹炉。据说,老子就是从华山到了陕西周至县的楼观台,向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
历代都有不少道士隐居于华山,而最著名的当推五代宋初的陈抟。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关于他的出生,即充满神秘色彩。据说有渔人用网捕得一物,如肉球状,外面裹以紫衣。渔人拿回家中,准备煮来吃,突然雷声大震,电光绕室,渔人惊骇,把东西扔在地上,结果紫衣裂开,从肉球中生出一个小孩来。这个小孩就是陈抟。他早年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后因仕途艰险,遂不求功名,而以山水为乐。自言曾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受其点化,乃入武当山修道。又从何昌一学锁鼻术(即睡功),能一睡三年不起。
据说陈抟有一次在华山中一连睡了几个月,身上都长出苔藓来了,有樵夫过而见之,以为他死了,就在旁边挖了一个坑,准备把他埋了。当他扛起陈抟准备放到坑里时,陈抟醒了,揉揉眼睛,说:“谁搅了我的好梦?”
五代战乱频仍,陈抟虽身在山林,而心系天下,时时注视着时局的演变。一日他骑驴下山,来到华阴城中,听得市人相与传言“赵点检作官家”(即赵匡胤作皇帝),惊喜大笑,竟从驴背上跌了下来。人问其故,陈抟道:“从此天下太平日子了!”
陈抟曾先后受到周世宗、宋太宗的召见。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陈抟与宋太祖赵匡胤也有过一段故事。传说赵匡胤一日打山下经过,陈抟以神风摄其上山,二人于亭中对弈,言明以华为质,一决胜负。初局和,二局赵先占优势,心中暗喜,谁知“大意失荆州”,陈竟连杀数子,转败为胜。第三局陈又胜了,赵乃写契,把华山输给陈抟。
陈抟学问高深,著述众多,其所创《易龙图》、《先天图》、《无极图》开宋明理学之源,对后世影响极大。
华山现存的道教庙宇主要有山下的西岳庙、玉泉院和山上的东道院、镇岳宫、玉女祠、翠云宫等。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宫观。
西岳庙又名华岳庙,是历代帝王祭谒华岳的神庙。位于华阴县城东约2.7公里处。初建于汉武帝时,当时名曰集灵宫,建在华山脚下的黄甫峪口。到北魏文成帝时才迁现址,改为今名。以后屡遭破坏,多次重修。现在的西岳庙是明清两代王朝仿北京皇宫修建的,有“小故宫”之称。其主体楼观殿堂都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庄严肃穆。外城为明代建筑,长约2公里,建有角楼。正门“灏灵门”,外有九龙影壁遮掩,两端各立一铁旗杆。门对面是五凤楼,五个门洞连券,白石为基,单檐式歇山顶被十二根粗大石柱高高托起,形成“山”字形图案,在两旁陪楼的衬托下,格外雄伟壮观。内城棂星门,其建筑艺术别具匠心的是斗拱部分不用散斗而相互勾连,构成如意斗拱,在出昂当中有九条雕刻别致的龙头,张目暴睛,昂首视天,从不同方向为西岳神守护大门。在棂星门西侧,有一块高、长约一米,宽约五米的巨石,人称“五岳石”。这就是著名于世的“天下第一碑”残石。它立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原碑高大雄伟,铭文共738字,为唐玄宗亲笔所书。可惜如今已残缺不全。但碑上浮雕的飞天和圆雕的金甲力士,仍然清晰可见。
巍然耸立的灏灵殿是西岳庙的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九楹,进深五间。外观飞檐高耸,斗拱层叠,巍峨壮观。大殿月台前两侧各有相互对称的重檐御碑楼和攒天顶八角亭。殿后是一座面宽五间的建筑,名曰“寝宫”,是帝王和钦差大臣祭祀华山后的休息之处。出寝宫,过“少吴之都”、“蓐收之府”(牌楼名),万寿阁台基迎面压来。该阁系明万历年间所建,台高十六丈,阁分三层,高凌云表。据云,登上万寿阁,可南望太华,北俯洛渭,东眺黄河,西瞰终南,云树苍茫,川原交错。可惜此阁1932年毁于大火,今惟台基依旧。
玉泉院位于华山谷口,相传为陈抟隐居修真之处。院内绿荫蔽天,泉石如画,建筑宏伟,回廊曲折,为山麓风景最佳之庙宇。院内有清泉一股,相传与山顶镇岳宫玉井潜通。泉水清冽甘美,玉泉院便以此得名。玉泉院的主体建筑为“希夷祠”,它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庭堂,主殿为陈抟老祖殿,炮奉陈抟塑像,东西两边为客堂和住房,青砖蓝瓦,古朴无华。玉泉院的西部有回廊、石舫、无忧亭、含清殿、希夷洞、山荪亭等建筑。山荪亭立于巨石之上,传为陈抟所建,亭旁的无忧树亦为陈抟手植。希夷洞内有宋代石刻陈抟卧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玉泉院的东部有华佗墓等。
玉泉院的园林建筑充分利用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全院傍山临水,泉流淙淙,山气霏霏,峰峦当窗,幽竹傍岩,亭台廊庑参差曲折,情趣盎然。
东道院原名九天宫,位于青柯坪。因在青柯桥东,故名东道院。清康熙年间所建。庙宇坐东朝西,规模较小,正殿三间,内奉九天玄女。庙南竹园有青竹数丛,拂竹南望,白云、梅花、雪花、水帘诸洞隐约可见,人称“小蓬莱”。
镇岳宫旧名上宫。在华山玉女、莲花、落雁三峰之间的一片山谷中。谷内古松荫翳,野蔓纠结,清幽深邃,望影生寒。宫前有玉井,深约30米。据说井内曾生长一种千叶白莲,人久服之可延年益寿,甚至可羽化成仙。镇岳宫外观宏伟,正殿供奉西岳大帝,西边有药王洞,内奉药王。
玉女祠在华山的中峰,祠宇屹立在一个天然的石龟背上。相传,玉女是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她酷爱音乐,尤喜吹箫。一晚,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为上界仙人,与弄玉有殊缘,故以箫声作合。今龙凤来迎,可以去矣。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秦穆公派人追赶,直至华山中峰,也未见人影,便在明星崖下建祠纪念。这就是最早的玉女祠。后来多次重修,现在的玉女祠建于清代。
翠云宫又名圣母宫,分前后两殿,上下两层,全用石条砌成。宫内供奉三圣母像,香火特盛。宫外有一条状巨石,断而为三,酷似斧劈,这就是有名的“斧劈石”。石旁有巨斧,据说就是沉香劈山救母所用。劈山救母是我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之一。说的是扬州秀才刘彦昌赴长安赶考,路过华山,遇见了仙女三圣母,因而结为良缘,生下儿子沉香。三圣母之兄二郎神杨戬认为妹妹破坏天规,率领天兵天将赶走刘彦昌,并把三圣母压在莲花峰下,活活拆散一对恩爱夫妻。沉香被灵芝大仙救出交给刘彦昌抚养。沉香长大成人,父亲备说其事,沉香决心救母,投师于霹雳大仙。艺成之后,他持天赐宝斧,战胜二郎神,劈开西峰,救出了母亲,一家人终于团聚。
华山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流传着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它的魅力是永恒的。

标签:道教 名山 华山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