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绿野仙踪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回头说“我行”

    回头说“我行”北宋政和年间,玉融永寿里(今福清市东张镇一带)有个秀才姓林名抟,字图南,经县里推举,入太学读书。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参加京城特科考试得中,官授楚州参军。但他自小执迷音乐,居然拒官不做,退隐回福清灵石九叠峰下潜心钻研音律,不久成为远近闻名的演奏家。有一天,有... 阅读全文>>
     2015/11/9 9:53:22  阅读:1110  评论:0
  • 石竹山仙鲤开辟台湾岛的传说

    石竹山仙鲤开辟台湾岛的传说-----------石竹山趣闻轶事之一登上石竹山俯瞰石竹湖中的鲤鱼岛,酷似台湾岛地图,石竹湖形成之前她确是鲤鱼山又名仙鲤山。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条仙鲤是何氏九仙在福州于山修道期间,丹成于闽江度化的九仙鲤之一,也是何氏九仙骑鲤飞升的坐骑之一,她在深潭修... 阅读全文>>
     2015/10/28 23:12:40  阅读:999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两个声”卖梳子

    “两个声”卖梳子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皇权,创立了北宋。但传到第五个皇帝英宗赵曙手上就开始逐渐衰败,事因大官僚大量兼并土地,本属于国家的税赋转移到个别私人腰包,致使国库空虚;再加上金兵外患侵扰,史称“积弱积贫”。所幸英宗只做了4年皇帝,接着神宗赵顼登基,国号熙宁。神宗为了改变“积弱... 阅读全文>>
     2015/10/27 23:20:43  阅读:1411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新旧金凤钗

    新旧金凤钗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国王王延钧,也叫王鏻,是第二任闽王王审知的二儿子,十分腐化堕落,起用奸臣薛文杰为国计使。薛文杰投其所好,挑选数百美女入宫为宫女,其中一位叫吴瑶琴,是建州(今闽侯)豪绅吴光的千金。吴光早就把女儿吴瑶琴订娉给好友周艮之子周艳冰,想用重金贿赂薛文杰留下爱... 阅读全文>>
     2015/10/27 23:19:51  阅读:1111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两目无心想

    两目无心想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昭宗李晔害怕在福建的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对外扩张,威胁朝廷,想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借以安抚束缚王审知。主意有了,派谁前往却犯踌躇。因为派去的这个人不但官衔要高,而且为人要亲善,才能让王审知感觉到朝廷对他是真心实意,并无其他想法。想来想去,最后选择... 阅读全文>>
     2015/10/22 15:30:09  阅读:1222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因祸得福

    因祸得福唐代中叶,很多皇帝短命,比如敬宗(李湛)登基不到三年就一命归天,由他的儿子李昂接位,称文宗,国号大和。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福清置县以来出了第一个进士,他叫林简言。林简言中了进士后,一直出不了科,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还没分配工作,那时候一旦有了工作,就有了一官半职,就可... 阅读全文>>
     2015/10/22 15:28:33  阅读:1499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 有话在先

    序二詹石窗(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 还在一个多月前,福州市文联郑敬平先生寄来他的新作《六十六个梦》。看到这部书稿,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因为我多年来使用的名号“六石”恰好也有部分相同的数字在其中。这虽然只是偶然巧合,但却引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和联想。说起来,“六石”这个名号也与梦事有关。三年前,厦门市太清宫... 阅读全文>>
     2015/10/22 15:22:34  阅读:1444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 序二

    序二詹石窗(厦门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 还在一个多月前,福州市文联郑敬平先生寄来他的新作《六十六个梦》。看到这部书稿,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因为我多年来使用的名号“六石”恰好也有部分相同的数字在其中。这虽然只是偶然巧合,但却引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和联想。说起来,“六石”这个名号也与梦事有关。三年前,厦门市太清宫... 阅读全文>>
     2015/10/22 15:21:19  阅读:1071  评论:0
  •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 序一

    中华梦乡—石竹山六十六个梦 序一

    自古到今,有多少人在石竹山祈到梦并应验,没有人说的清楚。如果把所有信士赠给石竹山道院的锦旗、牌匾都集起来,只怕一列火车都装不下。而每一面锦旗、牌匾之中都有一个神奇的梦故事。但在这部故事新编的专集里只有六十六个故事,古代、近现代、当代各二十二个故事。所以取名《六十六个梦》。 阅读全文>>
     2015/10/22 15:17:40  阅读:3415  评论:1
  • 玉玺有灵 千磨万劫还茅山

      皇帝用的御玺据说是用“和氏壁”制成的。元代被推翻时,这颗传国玉玺被元顺帝带着跑到漠南去了,所以朱洪武做了三十一年皇帝也没有用得到这颗玉玺。  永乐帝朱棣原是镇守北平的燕王,他起兵夺取帝位后,听说“和氏壁”被剖成三截,茅山的镇山玉印也是“和氏壁”的一部分。他觉得自已是富有天下的... 阅读全文>>
     2015/10/19 14:58:50  阅读:1390  评论:0